本報訊 (記者柳姍姍 彭冰)“本來還以為要拖上幾個月,沒想到當天就拿到了調解書?!眮碜院幽系碾姾腹ぶ苣尺{解書,眼眶泛紅。近日,一起涉及1.4萬元的欠薪勞務糾紛在吉林省吉林市船營區(qū)人民法院大綏河人民法庭“云調解”下,不到兩個小時便圓滿化解,當庭確認支付方案。
周某是徐某所負責建筑工地的電焊工。2024年完成項目后,徐某以“工程款未到賬”為由拖欠周某工資。1.4萬元對周某而言,是家中老人的藥費、孩子的學費,每一分錢都關乎一家人的生計。多次催討無果后,他向船營法院大綏河法庭提起訴訟,要求徐某支付拖欠的勞務費。
考慮到農民工討薪的緊迫性,立案當天法官就通過電話聯系被告徐某。在法官的釋法明理下,徐某承認欠薪事實,但因在外地無法到場。承辦法官當即啟動“網上開庭+當庭調解”模式。
調解現場,承辦法官緊扣《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》等法律規(guī)定,既講法理,明確拖欠工資的法律后果,又融情理,讓徐某理解這筆錢對周某家庭的重要性。
情理法交融下,雙方最終達成和解,并簽訂了調解協(xié)議。徐某承諾“一定按時給錢”,周某緊繃的神經終于放松了下來。法官表示,這場不到兩個小時的“云端調解”,是“柔性化解矛盾、修復社會關系”的生動實踐,既維護了勞動者權益,又實現了“案結事了人和”。
關于中工網 | 版權聲明 |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84151598 |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:010-84151598
Copyright ? 2008-2025 by www.cgpundit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